時序到了秋季~今年比較特別一點到十月夜溫才開始明顯下降,夜間的濕度也稍微高了一些~這樣的環境溫溼度條件,正好是晚疫病菌最活躍的條件。有人提出保持園區乾燥、降低露水停留在葉片上的時間,可以減少晚疫病為害,但因晚疫病菌會潛伏在土壤與介質中,並伺機藉水傳播,因此只透過降低濕度
以及減少露水停留時間的做法,頂多只能降低染病擴散速度,防治效果有限。所以,這邊簡單提供一些晚疫病防治的撇步,供農好事之友們參考運用唷~
1. 先前有發生過晚疫病的園區,可透過蒸氣消毒、熱水澆灌、或土壤燻蒸劑等方法,對土壤或介質進行徹底的消毒作業,再開始種植。
2. 介質不帶病菌的健康種苗,是成功的第一步。
3. 苗期時,可先以推薦的防治藥劑進行保護。因亞磷酸鉀所含之「磷鉀」成分有很大的機率會抑制幼苗生長,故苗期不適合使用。
4. 植株大到準備進入開花結果期階段,在晚疫病入侵前可使用「亞磷酸製劑(特別推薦亞磷酸鉀)」,可以誘導植株產生抗病性。
5. 遇到晚疫病發生時,先移除罹病枝葉殘株後,再以防治晚疫病的系統性藥劑,由健康區域往罹病區域方向噴藥。
6. 採收結束後,徹底清除罹病組織,勿殘留在栽培環境裏面與四周,減少感染源。
7. 水分為晚疫病菌傳播之重要途徑,避免畦溝積水,可降低病原菌隨水流擴散,降低感染機會。
8. 正確的營養管理,促進作物生長健康強壯,因而提高強化抗性,建議參考新光合發來達到更好的營養管理方式。
9. 輪作:病害嚴重田區建議以禾本科作物輪作一次,殲滅田間病原菌族群,降低密度以後會比較好管理。
只是寫了這麼多點,對多數農友們而言,比較容易達成的其實是噴灑防治藥劑、亞磷酸製劑的使用,以及營養管理這三點。
因為通常都是發生之後,才會發現可能是土壤沒消毒、買到有問題的苗、連作到已經無法再繼續...這些原因。
為啥會這樣?農民真的很忙,光是專注在噴藥、施肥和鋤草這些工作上,就快沒有時間休息了,哪還有多餘的時間研究其他方案,有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啊~
不過也沒關係啦,營養顧好,配合推薦防治藥劑和亞磷酸製劑的使用,還是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等真的不行的時候,再來考慮其他幾點卡麻煩的撇步囉~
其他參考文章
5.天氣轉為濕涼,晚疫就開始囂張,快用亞磷酸鉀+新光合發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