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因為生產成本高昂,很難和進口豆拼價格,因此走向「精品化」是必然的方向。
而能不能成為「精品」?關鍵就在於 誰能在同樣的氣候條件下,透過合理的肥培管理,把養分充分轉化到咖啡果實中,讓杯測分數突破 80 分,進而換來更高的價值與回報。
不同於其他農產品評鑑,咖啡杯測的標準相對客觀:
-
精品定義取決於分數,而非排名。
-
因此,每年能比去年更好,就是最大的進步!
要達到這個目標,咖啡栽培與水果栽培的邏輯一致:果實品質決定種子品質。再加上日曬、蜜處理等發酵風味,更需要一開始就有健康、飽滿的果實基礎。
接下來,就帶大家分階段看看「精品咖啡的肥培管理策略」。
一、修剪後的葉片管理(營養生長階段)
🌱 葉片是咖啡樹的能量工廠,厚實健康的葉片=高效光合作用。
-
肥培重點:生長肥為主,強健肥次之,開花成熟肥最少;適度補充鈣鎂肥以提升抗病力。
-
管理建議:
-
葉面施肥:#新光合發 400 倍稀釋液,促進新葉快速生長、增厚,提高光合效率與抗病力。
-
混合有益微生物,可發揮「1+1>2」的保護效果。
👉 葉片厚、健康,就能長時間累積光合產物,為後續開花結果打下基礎。
-
二、枝條成熟(準備繁殖生長)
🌿 葉片成熟後,開始累積碳水化合物,提高碳氮比,為開花做好準備。
-
管理建議:
-
葉面:每兩週一次 #新光合發 300 倍稀釋液。
-
輔助:亞磷酸鉀 1000 倍稀釋液,全株噴施,兼顧病害防禦與磷鉀補充。
-
👉 此階段的養分累積,決定開花是否順利。
三、幼果期
🍒 幼果需要大量養分,新葉光合作用除了自給,還要分配給果實。
-
管理建議:
-
-
葉片基礎健康時,幼果能得到更穩定的養分。
-
有機栽培可補充豆粕、低氮高碳液肥(如 #新光合發、甲殼素),幫助幼果充實。
-
👉 幼果營養充足,才能避免後期品質落差。
四、硬核轉色期(品質關鍵期)
☕ 果實進入成熟硬化,肥料需求顯著上升。
-
管理建議:
-
-
慣行農法:使用能提高品質的複合肥。
-
有機農法:可用棕梠灰,但注意控制用量。
-
葉面:#新光合發 400 倍稀釋液 + 亞磷酸鉀 1000 倍稀釋液,提升防病力並優化果實品質。
-
👉 這是決定杯測分數的黃金時期,務必把握!
五、總結
-
營養生長期:生長肥要給足。
-
繁殖與成熟期:轉為品質肥為主,微量元素少量即可。
💡 #新光合發 則是輔助肥料的吸收,讓精品咖啡養成「事半功倍」的關鍵助力。
如果能依據實際樹勢、環境狀況做微幅調整,效果會更佳。
✨ 最後,也祝福大家的咖啡豆能穩步提升杯測分數,成功邁向精品等級!
如果你也想一起討論如何優化咖啡的肥培管理,歡迎隨時交流~
--
2025.08.17 更新
2023.10.03 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