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種植要施肥,可是為什麼有些人肥料隨便撒,作物越長越漂亮,產量品質一級棒;而有些人則是肥料越用越多、越買越貴,但是作物就是不給面子呢?追根究柢,只要了解肥料、讀懂作物需求,就能事半功倍唷~
如果想了解氮磷鉀和作物的關係,可以參考閱讀另外一篇文章,相信能加強您對氮磷鉀肥的功能與印象喔~
這邊以連續採收型的作物為例,例如大黃瓜、小黃瓜、甜瓜、小番茄、牛番茄、豇豆、敏豆、辣椒、茄子...族繁不及備載,反正會一直開花結果採收的都算啦~
幼苗成長期
肥料選擇:1號(20-5-10) 或 5號(16-8-12)
可以提供較大量氮肥、中量鉀肥與少量的磷肥,適合定植後第一次追肥使用。地如果很肥,可以用5號,如果底肥比較缺,1號就會比較適合。
幼苗快速生長階段,大概這樣子追施1-2次,看高度差不多,就要改下一階段的肥料了~
植株成熟期
肥料選擇:43號(15-15-15) 或 5號(16-8-12)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讓作物的葉片更加成熟,光合產物可以累積更多,搭配磷肥的提高,促進作物可以順利開花結果。
43號是首選,5號主要是在上一階段沒顧好,作物還不夠旺的時候補充使用。
掛果生產期
肥料選擇:4號(11-5.5-22) 或 43號(15-15-15)
不像單次採收的水果類作物需要完全禁止氮肥使用,邊開花、邊結果、邊採收的狀態之下,4號肥的中氮、低磷、高鉀配比,就很適合連續採收型的作物使用。
瓜茄豆果實的膨大與扎實,靠的就是氮與鉀的供應是否充足,特別是鉀肥,根據種類不同,氮鉀比的比例可以從1:2~1:5都有~
一般來說,如果4號肥的鉀無法滿足作物生產使用的量,可以額外補充單質鉀肥(比如:硫酸鉀或氯化鉀),種類則依照自身需求考量挑選即可。
以大黃瓜來說,鉀肥補的夠,瓜條未來就會又粗又直,看看下面那張圖就可窺見一二囉~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邊囉~祝大家農事順利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