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_01.jpg

來到埔里大坪頂,自然不能放過這裡最有名的百香果~撥開再用湯匙挖起來,入口生津止渴,酸甜可口好滋味~

客戶賴先生在大坪頂這邊栽培百香果已經三十餘載,聽他分享種植百香果的甘苦談。

以前大坪頂這邊因為交通不方便,物流也不是那麼發達,大家的百香果都只能交給盤商運銷,所以那時候其實收入也不是非常的高。後來國道六號開通之後,宅配物流也慢慢進入當地市場。直到今日,宅配直銷已經成為埔里百香果農的主要營業方式,盤商什麼的都閃邊站,所以果農的經濟狀況也跟著明顯提升不少。

賴先生是六年前開始成為農好事的農友,可是我們一直不清楚,他是怎麼知道我們的,這個謎團終於在這次的拜訪中解開了~~~原來,他是偶然聽他的朋友(也是農好事的農友)介紹,分享他一些回去試用看看。

一開始拿到的時候,農友們的第一個心態就是「真的嗎?」半信半疑的他拿回去之後,是先請太太拿去噴家裡的菜。

噴了兩次之後,賴太太說這個肥噴下去沒什麼感覺,應該是騙人的。

WTF!!!那ㄟ安內?

又過了一個禮拜,賴先生一家人聚在一起用晚餐的時候,突然兒子女兒就出聲了。

「媽,今天的菜怎麼這麼好吃?」「對啊,吃起來很清甜欸!」「媽你是用了什麼調味料啊?」。賴先生和賴太太一聽,也夾起來吃了一口,不敢說驚為天人,但蔬菜的味道就是和以前相比,有非常不一樣的口感,鮮甜爽脆,大概就是這樣。於是,賴先生就成為農好事之友,直到今日。

以為只有這樣嗎?當然不只!

賴先生的第一桶新光合發是接近秋天的時候買的,買回去之後就開始葉噴處理,因為氣溫開始變低,日照也漸漸不那麼充足,這時候的百香果個頭開始變小,酸度也比較高,所以他想說用新光合發來增加甜度與風味。

幾次下來,甜度風味確實提高了,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了。原本應該小小一顆的百香果,個頭突然變大,跟夏天的百香果差不多大。這樣的奇景讓隔壁田的農友紛紛誇獎他很會顧,到了這個季節還可以養得這麼大顆。

然後,這個祕訣就成為賴先生的壓箱寶,也解開我們的疑問,為什麼一個不認識的農友,突然找上門來,之後每年都固定要訂個幾桶回去培養百香果,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存在呢!

這邊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農好事之友的栽培故事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佑辰農好事 的頭像
    佑辰農好事

    專注蔬果風味品質,為農友的辛勤付出創造更高價值

    佑辰農好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