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植物扣掉水分之後,剩下的部分組成,有96%都是碳水化合物嗎?我們所熟知的肥料氮磷鉀加起來也不過只佔2.5%,其他中微量元素更僅佔1.5%!

碳與氮能夠相輔相成,提高植物生長量

最近為了寫出能讓肥料行老闆耳目一新的客戶開發資料,特別研究了一下二氧化碳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被我找到幾篇還不錯的研究報告,符合我們對碳氮比的預期。

其中一篇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當增加氮肥用量時若能同步提高二氧化碳供應量,植物生長量會隨之提高,且葉片厚度也明顯提升,意即當碳氮比維持在平衡的時候,光合作用能力最強!

1000 PPM的二氧化碳濃度,農作物最佳的生長濃度

1000 PPM的二氧化碳濃度當然是稍微誇張了一點,並不是所有的農作物都能夠忍受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濃度。

但很明顯地,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維持在350-400 PPM左右,應該是不太夠農作物使用的!

保守一點將1000 PPM打個七折好了,也意味著農作物對二氧化碳需求的缺口至少是現在的一倍左右;再加上碳氮需要平衡概念成立,化學氮肥的使用會更進一步推升農作物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

也就是說,當代農作物肥培管理重點,已經從原本的三要素肥料,逐漸轉移到如何有效滿足農作物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了!

但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提高濃度反而使氣候變遷加劇

誠如大家所熟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目前世界環保趨勢是走向節能減碳,所以透過提高環境二氧化碳濃度來補充農作物所需碳源不是好的方式。

如何有效"直接"補碳,是未來農民肥培管理的研究重點

既然農作物對碳的需求這麼高,那如何有效補碳就成為未來農民肥培管理需要特別著墨的重點。

市面上有許多號稱能夠提高光合產物累積,促進作物生長強健的秘方,但在我們仔細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其應用基礎仍建立在製造大量葉綠體,依靠農作物本身的二氧化碳固碳能力,提高光合產物的累積。

這樣的方式不能說是不對,但有時候農作物的成熟採收是不等人的!

比如說,葡萄已到採收時間,但外皮顏色仍然是青綠色的就開始退酸轉甜,而我們也沒有時間等葡萄葉片合成更多的光合產物來轉色,此時只有透過補充大量可直接利用的碳(新光合發)與鉀,才能讓青綠的外皮稍微上點紅,農民才不至於血本無歸!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碳肥(新光合發)的概念會逐漸被農民接受,然後成為肥培營養管理中,直接調節碳氮平衡的關鍵助力!

--

110.06.28 發表

 

 

 

 

 

 

arrow
arrow

    佑辰農好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