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有沒有更營養健康?

根據維基百科對於有機食品的定義,只要符合:

1.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或有機物質,如農藥(即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肥料等。

2.作物本身沒有經過基因改造(GMO),純粹是天然育種、天然環境長成。

3.加工過程沒有使用化學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糖精等)。就可以稱做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的栽種過程中不能以「非自然方式」來降低病蟲危害、增加單位產量與縮短收穫期,加上在生產時需要相當昂貴的資材以維護品質,成本也跟著提高,所以,有機食品的價格也比較高。

但是一談到「有機食品」,各位讀者聯想到哪些優點?天然?無毒?健康營養?還是上述優點兼具?

 

消費者:我花了大把銀子購買有機食物,應該是比較好吧?

2012年九月,自由時報刊登一則新聞: 史丹福研究:有機食品沒有更營養健康

我找出原始論文瀏覽過幾次,在這邊跟大家簡單報告這篇研究歸納出的幾個重點:

1.傳統栽種與有機栽種的食品,在營養組成上並沒有明顯的差別(除了在磷的含量上,有機食品明顯較高),也呼應了新聞標題「有機食品沒有更營養健康」。

大家一定會覺得,為什麼會沒有明顯差別?

以生物學的角度看來,同一栽培區域的同種作物(不考慮育種的品系差異),在類比的肥水供給條件之下(來源或製造方式不同的肥料),只要生長至成熟,其內含營養組成理論上應相差無幾(種內差異不至於大到明顯不同),這是因為無論是有機栽培或者是慣行栽培,農作物能夠吸收的養分均為無機態的化學分子如硝酸態氮、磷酐及鉀鹽,雖然有機栽培強調的是肥料、水源來自「天然無毒」、「非人工」,這些來自有機生物體的營養素也須經過環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分解成無機態養分,才能被農作物利用。所以,營養組成並不是有機栽培要強調的重點。

 

2.食用有機食材跟傳統栽種食材的人,在健康上的表現差不多。

這個結論相信大家也覺得很納悶,尤其是長期支持有機食品的讀者一定開始搥心肝,花了這麼多錢,結果吃的好像跟傳統的沒甚麼兩樣。難道選擇有機真的錯了嗎?還是有機其實是詐騙?沒關係,後面還有,看完我們再來分析討論。

 

3.有機食品檢測出農藥殘留率7%,傳統栽培的則高達38%,但都在許可範圍內。

4.有機食品的重金屬含量較低。

5.有機肉品的細菌檢出率略高於傳統肉品,但差異不大。可是傳統肉品檢測出具有抗藥性細菌的機率比傳統肉品高出33%。

從3-5的結論來看,雖然有機的食材雖然營養成分沒有特別突出,但是比慣行食材健康與安全許多。

但是,第2點的結論,為什麼食用有機食材的人健康表現跟一般人差異不大?論文裡有提到關於食材與健康表現的研究只有三篇,樣本數過少,因此這樣的結論正確性還有待後人驗證。另外就我們的認知中,農藥與重金屬的殘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慢性的,也就是說如果研究的時間軸如果不夠長,長期食用有機食材的優勢顯現不出來。

 

結語:

雖然有機食材對健康的影響研究尚未明瞭,但是能確定的事情是,有機食材的確比較安全可靠!不過有機食材的價格並不親民,所以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有沒有方法可以兼顧安全及價格的方法?

 

--

1031202 發布

arrow
arrow

    佑辰農好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